首页
新豫网

送孩子一双火眼金睛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来玲

         四月里的一天,春风拂面,春花次第绽放,给人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希望。
        恰好我们要进行一次《植物王国的奥秘》写作教学。担心孩子们课堂上没有素材可写,于是我提前一周布置了观察作业:观察家门口一两种植物,探索植物的秘密,查阅该植物的相关资料。
        本想一上课,孩子们就可以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千言了。没想到,孩子们各个愁眉苦脸,可怜兮兮地说:“来老师,我们都观察了,家门口的植物实在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啊!”
        听到孩子们的话,我觉得不可思议:堂堂绿城,花草树木随处可见,几乎每一种植物都有它自身的生长特点,只要认真观察,怎么会没有内容可写?我们平时吟诵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这些不都是诗人在春天的独特发现吗,触类旁通,方法都讲过,你们怎么可以不会写呢?
         突然,我明白了:四年级孩子的不会写作文,是没有素材可写。还好,上课之前我已经对教室周边的植物做了一番勘察。于是,我立刻组织孩子走出教室,对周边的植物一探究竟。
        我们先观察的是马路边的法国梧桐树。我说:“孩子们,法国梧桐是我们的郑州的行道树,随处可见,四季陪伴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看看谁能发现这个时节,梧桐树枝、叶的特点?”
        孩子们一听,扬起小脑袋,由远及近地对熟悉又陌生的法国梧桐树多角度地观察起来。“来老师,我发现梧桐树的叶子是嫩绿色的,很柔软,像淡绿的丝绒。”一个眼尖的孩子抢先答到,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一个心细的小女生突然惊呼:“来老师,我发现刚刚长出来的小叶片还打着卷呢,像初生婴儿的胎发 。”
        “老师,我发现它的叶片像动画片里小朋友的手掌,而且手指缝里还有像豌豆一样大小的绿球球,不仔细看还看不到呢!”
         “老师,我还发现树枝上挂着一颗颗褐色的大毛球,像个小蜂窝,又像明星戴的长耳坠。”
          “来老师,你往远处看,这一排排的梧桐树像不像一排排绿色的云朵。”一个小姑娘两眼放光,欣喜地喊道。
          “我看春天的法国梧桐树,突然领悟到了树头花落未成阴的感觉”,一个学生期待地问,“来老师,你说我的感觉对吗?”
        …………
         接下来我又带领孩子来到教室后院的小区,探秘我们郑州随处可见的市花——月季。
         同样,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一边观察,一边惊呼,一边奋笔疾书,记录自己观察的内容。
         20分钟的观察实践结束了, 回到教室,刚才欢呼雀跃的孩子瞬间安静下来,拿出作文本,“沙沙沙”地写起自己这次植物王国的探秘之旅。
         30分钟后,孩子们的小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微笑,交上了他们满意的习作。
         你看,孩子不会写作文,其实就是没有素材可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孩子需要写植物王国的奥秘,我就通过户外教学,带孩子们走出教室,有目的有方法地观察身边哪些他们熟视无睹的植物。通过实地观察、探寻,孩子们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闪亮起来,从而发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有个阶段性、渐进性,孩子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对时间、空间特性的知觉不完善。通过户外教学的锻炼,孩子们的眼睛就像孙悟空进入太上老君的八卦炉,进过锻造,假以时日,他们渐渐就拥有了这双火眼金睛,自然而然地不会再为写作发愁了。
         留心处处皆学问 , 我们身边从不缺少写作素材,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素材的火眼金睛。让我们把这双火眼金睛送给孩子吧!(悦来教育     来玲)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