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椹涧乡庙张小学 王晓芳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而言,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学好数学的一种关键因素,它直接决定着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和严谨认真学习态度的形成。不难看到,一个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的学生,他的学业水平一定不会很差。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于此特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缀结成篇,以与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同仁交流。
一、反思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反思是一个人能完美完成某件事情的重要保障,反映了其做事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作为学生,如果具备了这种能力,尤其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认识到,重视学生反思的过程和结果,无疑就关注和提升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久而久之,就能有效地实现其数学反思能力与数学学习能力之间的转化,进而形成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并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更为开放的发展空间和不竭动力。小学生正处于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能单纯停留在强化知识的掌握方面,应该认识到能力的形成和知识掌握的相辅相成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寓能力的培养于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布置的作业,不能单纯用一个对号和错号来结束其意义,应引导学生在解完一道题后不能只停留在满足得到的结论上,要让学生反思解题思路,或反思此类问题有无规律可循,或改变条件和结论,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进行多角度寻找简单的解题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掌握了反思的方法,最终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能力,那么就不愁学生学不好数学,考不出好的成绩。
二、利用作业的错题纠正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一种良好手端
长期以来,似乎完成作业是学生的事,而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则是老师和家长的事。其实会检查的学生,才是真正会学习的学生。检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并要适当地让学生做自我检查的训练,这样才不至于将检查流于形式,凡是学生自然检查后订正的错题,教师要给予鼓励。学生会对作业进行自我检查,则是培养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习惯的重要内容。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作业的责任感,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通过评价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既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也能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分析产生错误与问题的主观原因,能更有效地体现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体。
1、形成收集错题、分析错因的习惯
作业是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形成的关键。只要有作业就会有错误,应该让学生明白,出错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认识到错误并改正了错误,知识就完全获得了,失败乃成功之母,最可怕的是不知错和知错不改,作业完成后的反思过程就是学生查找错误的过程,一个负责任的小学数学教师一定会很重视让学生及时搜集作业中的错题并进行分析错因的反思过程。
2、利用典型错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小学生因心智不太成熟的特点,往往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这种能力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学生,做了大量的题,但成绩仍然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有代表性的,基本能突出检验某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题型,这种题型很有助于学生将来当作样板题,在日后遇到同类型题时作为参考来分析解答,要让学生在平时多收集这样的错题,并进行分析,自主探索,最后在脑海中形成特有的样题库。
3、让学生通过成绩的提高体会写错题集和反思日记的好处
要让学生平时养成编写错题集和写反思日记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批改学生习题时,常常会把把学生错误之处作个标记。作业发下去之后,学生也一般都会循着教师的标记先把错误的原因找出来,然后再订正。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把这种错题建立一个错题集,或者于错题集上写出反思日记,标明此题致错原因,那么在以后复习或遇到同类难以解决的习题时都能够随时找到参考例题,或者自觉想起此类题曾经犯过的错误,就可以有效避免错误重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通过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解答、纠错、完成反思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在长期的练习中形成反思意识,形成反思能力,形成深刻的思维品质将是学生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寓能力培养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浅谈如何利用作业错题纠正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王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