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王昊哲
前俄罗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智力的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同时,他还把手比喻为脑的“老师”。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话不无道理。 因为,人体的手和大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和手指精细,灵巧的动作,能够促进大脑皮层中的某些特殊、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区域更加活跃,从而增强大脑的思维活动能力。反之,抽象的思维活动与手指的精细、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又能够使孩子的双手变得更灵巧。人们通常所说的“心灵手巧”就包含了这种科学道理。 生理学家经过周密的研究后发现,人体内的各个器官乃至每一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中都有它的代表区域,即管辖它的神经中枢,而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例如,大脑皮层中光大姆指的运动区就相当于整个大腿运动区的十倍。有人作过估计,人的双手能够做出几十亿种不同的动作,而这些动作都是和思维活动紧密相连的。各种信息从手传给大脑,又从大脑传导到手。因此,双手的活动越多,动作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的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动的水平愈来愈高。 幼儿们随着月岁的增长和思维的逐渐发展,他们慢慢地喜欢自己动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自己学穿衣服、扣钮扣、戴帽子、系鞋带、玩玩具等,这时,年轻的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身旁加以指导,孩子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切忌过分的疼爱,什么事情都给孩子包下来。要知道,逐渐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工作,让其手和手指经常得到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孩子年纪稍大一些以后,就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洗脸、用勺吃饭,以至学会用筷子吃饭等。日本有一位学者经过研究后指出,用筷子夹食物时,涉及到人体的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五十多条肌肉和三十几个关节的活动,因此,学会用筷子吃饭不仅能锻炼轻灵的小手,对促进思维的发展也是颇有益处的。 同理,到了学龄期,凡是儿童力所能及的事,如削铅笔、包书皮、剪指甲以至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扫地、浇花等),都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这样,孩子的双手不仅得到经常锻炼的机会,而且对开发孩子的智力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