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延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郑州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以下简称:郑大知联会)会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积极响应河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号召,有的立足本职岗位,有的投身战疫一线,有的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提前谋划 成为全国网上开课最早的大学 “疫情期间学生学习怎么办?”郑大知联会名誉会长、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主管本科教学,早在春节期间,她就为学生上课的事儿操心。 看到教育部、河南省政府发出“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后,她立即在学校组织发布《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倡议书》,一边参与疫情防控,一边制定疫情期间教学工作方案,每天加班加点,指导各院系在线教学培训。 经过紧张的筹备,终于在2月10日实现网上开学,郑州大学成为全国网上开课最早、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目前,已累计开课688次,日均在线上课48447人次。张倩红把学生的学习成长放在重要位置,切实维护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受到了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 “数万人的师生群体,每天的健康状况怎么统计?”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郑大知联会会长、郑州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李占波大年初二就进入工作状态,带领网络管理中心职工连续加班开发了“郑州大学师生健康状况登记系统”,为学校统计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健康状态提供了快速准确的工具。 疫情防控期间,李占波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开展工作。他持续加强网络设备巡查和维护力度,穿梭在机房、办公室、会议室等“阵地”上,确保校园网络通畅,为学校网上办公和视频会议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学校全面启用在线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 同样以“智”战疫的还有郑大知联会会员、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徐明亮。他作为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首席专家,创新运用美钥二维码、群智感知和大数据技术,带领团队研究提出《关于建设“重大应急事件期间人员流动行为群智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和管控平台”的疫情管控建议》,被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内部参阅》专题专稿刊发,为河南省和郑州市相关部门应对返工返岗返学、社区农村防控、防止聚集性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疫情当前,郑大知联会会员们除了坚守本职岗位、发挥智力密集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之外,医疗卫生战线的会员们更是逆行出征,全力投入防控救治工作。截至目前,郑大知联会先后有3名会员随河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一线战场,还有多人奔赴信阳、鹤壁等地支援战疫。他们冲锋在前、无私无畏,为人民群众筑牢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郑大知联会会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医师付群在看到省卫健委要组建医疗队赴武汉的通知后,作为曾参加抗击非典、经历艾滋病帮扶的抗疫“老兵”,他第一时间提交申请,积极要求冲锋在最前线。经过遴选,付群成为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 在我省支援武汉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武汉四院古田院区的40多天时间中,付群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克服明显的心悸、头晕、恶心以及呼吸不畅等不适,治愈出院新冠肺炎患者32例,成功抢救重症、危重症患者12例,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咽拭子36人次,用实际行动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 同样随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的还有郑大知联会会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呼吸科护士长卢仁辉。她临危受命担任病区护士长,所负责的病区患者都是满员且危重。 白天上班期间,卢仁辉视患者为家人,帮助病人打水热饭、喂饭喂药,给不能自理的患者翻身换尿不湿,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作为医疗队的兼职信息员,她同时肩负着发现工作中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并积极和院方沟通协调的重任。下班后卢仁辉护士长除了要协助护理组长加班加点制定各班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规范等之外,还要时刻关注队员们的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时刻叮咛队员做好防护工作。 卢仁辉和她的战友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换来了无数病患能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她们出征为民,默默坚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筑起生命的防线。 ![]() 郑大知联会会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欣芳,主动请缨奔赴河南省疫情重点地区信阳。 在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亚重症隔离病房,王欣芳和战友们积极应对防护资源短缺、医院基础设施差、病人情况普遍较重、医护人员相对不足等困难,在临床治疗及院感宣传等各方面发挥带头作用。王欣芳作为血液净化专科医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CAVID-19救治中的应用,完成了所在医院的第一例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指导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同时会诊指导信阳基层透析室的相关病人救治工作。在工作中,她所在的医疗团队和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同行的赞扬和患者由衷的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