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鹿邑  岳国庆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散文|伊川西河村记【李广欣】

来源:河南经济报周末 作者:李广欣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4
摘要:西河村是伊川县吕店镇一个不大的村庄,也不是我单位扶贫的地方,但因我多次到该村采访张莹利、吕心蕾等扶贫人士的先进事迹,加之堂妹家也在这村,故而对该村感到颇有缘分。 西河村坐落在伊川县城东13公里,村庄由西河、西寨、刘沟三个自然村组成。人口近2000
  
          西河村是伊川县吕店镇一个不大的村庄,也不是我单位扶贫的地方,但因我多次到该村采访张莹利、吕心蕾等扶贫人士的先进事迹,加之堂妹家也在这村,故而对该村感到颇有缘分。
         西河村坐落在伊川县城东13公里, 村庄由西河、西寨、刘沟三个自然村组成。人口近2000人,耕地约1400亩。因为位于丁惠河西岸,故名西河村。丁惠河从村东流淌而过、郑潼公路贯穿南北, 村南面为郁郁青青的盘龙        山,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丁惠水库一直延伸到村庄普明寺前。村子山青水碧,芳草茂盛如茵,密林错落葱郁,一派佳山秀水。
        古时的西河村位于秦楚古道上,是通往嵩山少林寺的必经之路。唐高宗、武则天等帝王狩猎或封禅嵩山均经驾经此地,古迹众多。现存有普明寺古碑刻、古柏、古槐树、古石桥等古迹。
          一、“西少林”普明寺
         普明寺位于西河村东南,古代有“西少林”美誉,寺院创建于南北朝北魏后期。南朝梁武帝普通年中(520~526),达摩祖师来到梁朝都城建康朝见梁武帝,因话不投机渡江弃梁奔魏,朝见孝明帝。后来因不喜京都繁华喧嚣,乃离开京城游历伊洛,行至此地,但见山清水秀,遂在此地山坡洞穴里修行传法。后在孝明帝支持下,修建寺院,三年乃成。因其北面不远处有一座大石山(即今万安山),孝明帝赐名为石山寺。达摩祖师在石山寺五年后,于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离开寺院到达嵩山,见嵩岳雄奇险峻,便于少室山下大行扩建少林寺,遂成东土第一代祖师。民间还流传大唐天宝年中,安史之乱,寺院僧众因参与平叛有功,肃宗褒奖敕改石山寺为普明寺。不过是否属实还不得而知。
        普明寺创建后,历代对普明寺多有重修增修,前些年寺院曾保存有数通古碑即是证明。据其记载:北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重修山门与钟鼓楼。大清道光年间青石匾额一块,上书“水陆殿创于乾隆叁拾捌年系师祖贞○修”。古时普明寺还有塔林。古碑记载的有: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僧延寿为师,永文立石为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八月僧徒如松为其师胜真圆寂建塔树碑。清同治九年(1870年)寺院僧净大、净德、净空率众僧六十余名为其圆寂高僧古峰上人树碑等石碑。
     古代普明寺的建筑构造,据今天普明寺龙卷柏亭西的《普明寺源简介碑》绘制有古代普明寺原状图:普明寺盛时建筑面积十五亩,从今天龙卷柏向北包括郑潼公路,一直到土山丘前,分为东、西、北三个院落,四周圈有围墙。中轴线上主体建筑整齐,左右殿宇等廊庑建筑对称。东院为寺院主体部分,最前为山门,同时也是天王殿,紧邻龙卷柏北侧。山门左侧为钟楼,昂然耸立,飞檐挑月,八面玲珑,钟直径八尺。山门右侧有鼓楼,鼓大十围,晨打昏击,鸣闻数里。钟楼北依次为五虎殿、阎君殿(即地藏殿)等。鼓楼北前为菩萨殿,后为送子观音殿等。院落正中为大雄宝殿五楹,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东西廊房四座皆为二楹三间式结构。北院在东院北部,依次建有方丈室、僧舍、仓储、医诊、磨碾室等二十余间。西院为寺院的塔林与演武场,该院落松柏苍翠欲滴。前为塔林,是历代僧人塔林墓葬群,位置包括今天寺院西侧公路及以北西岭上,可惜修筑公路被毁。塔林后为演武场,是僧众习武之地。当时寺院拥有良田百余亩,僧众百余,浮屠十五幢,可见是时普明寺规模之宏壮。   
         普明寺兴盛千余年,古代多位帝王驾经此地。历史上不少著名文人,北宋欧阳修、司马光等大家为普明寺的雄伟壮观景色所倾倒,纷纷前往游览,并写下了不少诗句佳篇。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绝句五首(明道元年)〉
                                                                       (宋)欧阳修
临水复欹石,陶然同醉醒。山霞坐未敛,池月来亭亭。
洛城风日美,秋色满蘅皋。谁同茂林下,扫叶酌松醪。
野水竹间清,秋山酒中绿。送子此酣歌,淮南应落木。
劝客芙蓉杯,欲搴芙蓉叶。垂杨碍行舟,演漾回轻楫。
山水日已佳,登临同上下。衰兰尚可采,欲赠离居者。
《春晚同应之偶至普明寺小饮作》
                                  宋.欧阳修
偶来林下迳,共酌竹间亭。
积雨添方沼,残花点绿萍。
野阴侵席润,芳气袭人醒。
禽鸟休惊顾,都忘兀尔形。
         《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宋.司马光
菡萏飘零水寂寥,败荷疏柳共萧条。
烟斜雨细愁无限,醇酒千分不易销。
 
         到清朝后期,由于官府及百姓均财力匮乏,无力修缮,寺院逐步没落。  解放前夕,主持行正离开普明寺到少林寺。新中国初期,普明寺主要建筑、围墙、古碑等仍完好无损,并住有僧众。上世纪五十年代,寺院殿宇拆毁,碑刻被推倒砸毁或铺路架桥,原寺院用地早被丁流道班与民房挤占。
         2001年夏,当地群众善信集资捐款重建寺院,只建有狭小殿宇三间。在清代龙卷柏旁,建有盘龙亭一座。两者顶覆盖黄琉璃瓦,殿门上方的黑色匾额上,“普明寺”三个金色大字还算醒目。殿前西侧有一通古代残缺石碑,字迹缺损严重,难以辨出那个朝代树立。
          普明寺与少林寺的渊源
         据说伊川普明寺与登封少林寺有着很深的渊源。少林寺与普明寺均始建于北魏,两座寺院同为达摩的道场,关系密切。少林寺始建于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比普明寺早近30年。达摩祖师先修建普明寺,并在此居住传法五年。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他离开普明寺游历至嵩山少林寺,见嵩岳雄奇险峻,便于少室山大行扩建少林寺。之后在少林寺面壁修行九年,终成东土第一代祖师。
        当地百姓流传在扩建少林寺期间,粮食由普明寺供给,据说少林寺僧人中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住少林寺的房,吃普明寺的粮。”还传说一千多年来,两寺僧人相互调用,两个寺院实为一个方丈,因此有少林东寺、西寺之说,西寺即普明寺,从属于少林寺。少林寺三代祖师僧灿即普明寺方丈。他传承二代祖慧可衣钵,在普明寺方丈门口书有“三世祖庭”四个大字。少林寺历传有三位上人(皇帝封号),其中一人是古峰上人,定居普明寺,是两院的方丈。
        西河 村普明寺在抗日战争中有过光彩的一笔。1944年洛阳、伊川沦陷后,6月12日,共产党员张思贤筹建豫西第一支抗日武装一“嵩阳游击队”,就在西河普明寺召集部分中共党员开会商议的。
        二、厚重的西河村历史古迹
        西河村的历史遗存众多,迄今保留有 达摩洞、龙卷柏、莲花桥及古槐等古迹。
        达摩洞
         西河村东南山坡上 有口洞穴,据说是 达摩的修行之所。当地百姓人们俗称“和尚洞”。洞口里面造型奇特,洞内光线幽暗,伸手不见五指,而且洞口狭小。我借助手电筒从引洞吃力爬行约三丈,有数块大石,据说是封闭内洞口使用。之后是稍微高阔的洞穴,洞深约四丈,高约六尺,最宽约六尺,洞壁四周还有一些小洞穴。可惜的是洞内无壁画等有价值的东西。
         另外寺西公路南侧二三百米的坡地沟边还有一口洞穴,据说洞高约六尺、宽约四尺五,长约两千米,从坡地沟边向北延伸,穿过公路下直到寺院。当地百姓流传是当年寺院为防范形势动乱出逃,也有人说是隐藏寺院贵重的物品所在地,如同地宫之类的。据说 该洞穴多次被盗贼偷盗,有油灯、壁画等古物,近年人们为将其封闭保护。不过两口洞穴都没有文字或碑刻等,是否为达摩祖师闭关修行之所,有待进一步考证。古槐、莲花桥等古迹。
        古柏
         龙卷柏在普明寺对面、公路南侧,属于刺柏种类。当地人们相传该树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有关部门鉴定只有近310年树龄,被洛阳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古树。树高目测高约丈余,粗约四五十公分。树身形状奇特,自下而上呈现出螺旋状,树枝犹如伞盖,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神树,被称为“龙卷柏”、“神柏”。
          莲花桥         
         西河村的古石桥建造时间不详。一说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一1424年),另一说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一1566年)。据说是普明寺和尚修建。该桥位于村南三里的深沟上,为南北向单圆孔石拱桥,全部采用石块垒砌而成,桥长约60米,高约12米,桥孔长3米,桥面宽约3米;下边是黄砂岩石墩台,桥拱是用青石条造成的。桥顶两侧中央有龙头龙尾。桥下北壁一块石头上清晰得留有石凿印记“乾隆十五年重修建立”字样。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刻有莲花图案,故而该桥也称莲花桥。
          古槐
           西寨自然村有一株古槐树,在贫困户王京子家附近沟边,该国槐为二级古树,树龄有350余年,树不高,但树干粗壮,两个人都合抱不住。树身形态神奇,枝叶茂密,粗壮的虬枝如同雨伞一般,几根裸露的树根扎根在沟边,这棵国槐在县内实属罕见。                                                                          
          西河村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尤其是村里的普明寺有“西少林”美誉。希望将这些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好,长久传承下去,留住历史文化的根脉,留住乡愁!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24309号-1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主编:王延亭丨副主编:吴红宇 李中华丨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