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岳国庆  鹿邑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汝州市风穴路街道:打造贫困户增收增智增志“铁饭碗”   

来源:河南经济报周末 作者:李伟恒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09
摘要:7月9日记者从汝州市风穴路街道获悉, 炎炎七月,脱贫攻坚进入任务倒计时。回首三年,汝州市风穴路街道打造贫困户增收增智增志铁饭碗成效喜人。 普惠政策兜底做实,贫困户不再常常发愁 要不是扶贫政策,俺咋能有全家4口人低保?俺媳妇儿、俺小妮儿还享受残疾
 
    7月9日记者从汝州市风穴路街道获悉, 炎炎七月,脱贫攻坚进入任务倒计时。回首三年,汝州市风穴路街道打造贫困户增收增智增志“铁饭碗”成效喜人。
  普惠政策兜底做实,贫困户不再常常发愁
  “要不是扶贫政策,俺咋能有全家4口人低保?俺媳妇儿、俺小妮儿还享受残疾补贴,还有电费补贴,光这三样一年就给俺11000多元,还有新农合一年又省800元!这两年我可不发愁了!党的政策真是好啊!”贫困户党见军说起享受的低保政策满脸欢喜。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之初,风穴路街道以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为切入点,从党政班子到村居干部,从脱贫责任组到脱贫责任人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市、相关委局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深入调研、反复研判、助力助资,使贫困户的低保、残补、新农合、新农保、教育等普惠政策应享尽享,通过政策落实落细,从根子上解决贫困户的生活保障问题。
  扶志扶智小处起,贫困户不再是边缘人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怎样增加贫困户的生活信心?如何提振贫困精气神?怎么提高贫困户的生活能力?风穴扶贫人一直在努力。一是组织贫困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赚取劳动积分,定期到扶贫爱心超市兑换食用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贫困户不再是村里的边缘人,他们也能参与村里环境整治、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等事务中来。二是到开发宣传员、保洁员等弱劳动力岗位,虽然每月工资仅有几百元钱,但贫困户通过这些岗位劳动,不断感受村里的变化,体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
  量身打造增收途,贫困户有了“铁饭碗”
  “去年俺种了两亩地的姜就净收了10000多元,今年种了3亩,办事处还联系专家来培训指导着新技术,估计收入不低于20000元,明年俺想着再多种些姜,有办事处指导着,种姜俺心里有底气儿”,贫困户马会坡说起种姜满眼希望。脱贫,让贫困户过上安稳的好日子,仅靠政策兜底还远远不够。针对辖区贫困户老弱病残傻多、劳动力少且弱的情况,考察借鉴、分析对比,从弱劳动力可做工的线绳扶贫车间到以“周期短、操作易、见效快”的肉兔养殖,再到有本土技术的生姜种植项目,风穴路街道党政班子殚精竭虑,建厂房、买设备、修路、买兔笼、搞培训、请专家、拓销路等等,投资选项、量身定做、全程指导、跟踪服务。
  针对肉兔市场价格不稳定的问题,联系爱心企业能收尽收,解除买兔子的后顾之忧,针对本土传统生姜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不高的问题,带领种植户远赴外地现场学习、请专家过来讲课指导,开发《姜山美人》品牌姜,延伸了生姜种植增收链条。目前下程村的生姜种植达到500亩,姜农们干劲十足。“几年来生姜收入持续走稳,明年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下一步我们将在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开发姜饮、姜片等产品,进一步延展增收链条”,下程村主任丁心芍说。
  “贫困户脸上有精气神了,腰杆挺起来了,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安稳了,扶贫工作才算做好了,我们将为贫困户的铁饭碗持续努力,给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风穴路街道工委书记刘建青说。马会坡不再常常借酒浇愁了,李新江在养几十只兔子的基础上自谋项目又发展养了30多只羊……2017年以来,风穴路街道通过普惠政策、人居环境改善、危房改造、生姜种植、家兔养殖、企业帮扶、志愿劳动、积分兑换等措施扶志扶智促增收,贫困户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从原来的破屋烂院到现在的白屋砖院,从原来的垃圾满院到现在的干净整洁,从原来的水厕不便到现在的净水冲厕,从原来的生活困顿到现在的收入稳定,从2016年的人均收入2000元到现在的人均收入8000元,贫困户红红的脱贫光荣证见证着几年来风穴路街道党政班子打造贫困户增收“铁饭碗”的一路耕耘。李伟恒   高乙萍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07044号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