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7日,记者在汝州市焦村镇了解到,该镇为了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走出困境发家致富。他们结合本镇实际,运用四大招破解贫困户就业难。
帮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让贫困户自主就业。引导贫困户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扶贫产业,是贫困户致富的最好方法。邢村贫困户韩苗,过去靠给别人打零工挣钱,整日忙忙碌碌收入却微乎其微,去年镇里发展蚕桑产业时,为她租了20亩蚕桑,经过她悉心照料,今年按最低收入,她也能赚5万元左右。毕村村民毕少伟,是个肢体残疾人,打工没人使用,镇扶贫办帮他选择了养鸡项目,如今他已饲养肉、蛋鸡2000余只,每年收入5万元,也走上了致富路。
帮贫困户联系生产厂家,让他们到省内外工厂务工就业。今年年初,镇政府抽专人与福建飞毛腿集团、厦门通达集团及省内著名企业进行联系,协调务工岗位,并帮他们开具健康证明、通行证、联系车辆,直至送他们上车,并实行跟踪服务。“我们不是将外出务工者安排上岗后就了事,下一步我们将定时回访,并且帮助外出务工者解决他们的家庭困难,使他们在外无后顾之忧。”焦村镇扶贫办主任郭浩博说。
帮贫困户争取公益性岗位,让他们优先就业。镇政府在安排保洁员、森林防火员、防溺水安全员等公益性岗位时,优先考虑贫困人员上岗,根据他们自身能力,为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帮贫困户在村集体企业中安排工作,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该镇为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集体力量,继去年发展以蚕桑为主的村集体经济同时,今年又发展以养蜂为主的村集体经济。因此,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中需要务工的,原则上安排贫困户。“我村今年养蜂场项目建设中,用了9个工人,其中8个人是贫困人员。”安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海介绍说。
在焦村镇镇长席增涛的办公室里了解到,该镇今年自主就业的贫困户50余人,输送省内外务工者219人,公益性岗位安排贫困户200人,镇内村集体企业及私有企业中,安排贫困人员80余人。 李伟恒 焦玉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