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我来这里上班三天了,一天能发七八十块钱,做梦也没想到疫情期间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2月23日,在宽敞的河南康之梦医药科技扶贫就业基地里,贫困户翟改花一边包装膏药一边高兴地说道。现场,十多名工人戴着口罩,相隔两三米远,按照各自分工打粉、研磨、涂片、固胶、包装,正在紧张加工一批治疗颈椎病的膏药贴。
河南康之梦医药科技扶贫就业基地位于汝州市王寨乡大喇湾村,是一家集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专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医药科技型企业,产品远销省内外,平时能够带动40多名群众和贫困户实现务工增收。
疫情发生后,原计划正月初八开工的企业一拖再拖。“为了基地早日开工生产,乡政府跑前跑后,没少出力帮忙。”该企业总经理王青杰说,复产复工命令下达当天,乡政府第一时间和我取得联系,指导我进一步完善了防控方案,帮助我购买了测温仪、口罩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液等灭毒用品,做足了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月19日,王寨乡对康之梦医药科技扶贫就业基地进行了严格的资料审核和现场审核后,认定各项防控安全措施达标,准予企业复工复产。
王青杰介绍,企业开工后,指派专人对厂区进行定时消毒和开窗通风;员工上班严格按照测量体温、全身消毒、保持距离等程序做好防护;员工人数也紧紧控制在生产流程必需之内,目前共有12名工人上岗,其中7人为贫困户。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扶贫车间能不能及时开工,贫困群众能不能及时就业,事关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目前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扶贫车间复工,和各个企业站在一起共克时艰,消除一切不利因素尽快复工,保证贫困群众按时进厂务工稳定增加收入。”王寨乡党委书记魏富申说。李伟恒 陈振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