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3日,记者从汝州市米庙镇获悉,为拓展帮扶工作宽度,提高帮扶工作成效,近期,该镇以“话脱贫、感党恩、谋发展”活动为契机,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工作思路,依据地方产业特色和贫困户劳动力差异,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制定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助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一是明确发展方向。围绕解决群众近期增收和远期稳定脱贫的问题,先后到信阳、周口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制定《米庙镇 2019 年产业扶贫计划》,将养兔、养蝎、花椒、红薯等扶贫产业确定为 4 个贫困村的支柱产业。二是完善产业链。将脱毒红薯全产业链和小杂粮全产业链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推进肉兔、种蝎养殖和果树种植等产业升级为全产业链产业。在于窑村建设 3 个肉兔养殖大棚,2 个生产加工车间,实现养兔、饲料、兔产品深加工一体化。三是培育产业主体。加强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规范管理和财务制度,提高企业竞争力。依托红薯、小杂粮等现有产品,招引一批有品牌、有实力及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落户,助力全镇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镇已建成投用产业扶贫车间2 个,建立产业扶贫及产业带贫基地 6 个,现存栏肉兔 12000余只,种蝎 370 万只,带动全镇200多户贫困家庭发展家庭养殖业。李伟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