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开封职业学院建校五周年校庆日。
当天,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及汴绣振兴研讨会在校内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顶尖院校、龙头企业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进行深度研讨交流。
从在校内设立“苗炜(汴绣)大师工作室”,常态化开设汴绣非遗选修课,到推动“汴绣社”获评省级重点社团,再到成为河南省首家开设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的高职院校,开封职业学院正重塑着非遗传承的职教范式。
跨界集结:多维矩阵守护非遗基因
五年前,开封职业学院“落户”开封市祥符区。“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汴绣。”这也是开封职业学院在这片八朝古都的沃土播撒职教种子时,就立志要传承的时代使命。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对接产业、服务地方。五年来,开封职业学院以“大师工作室进校园、能工巧匠进社团”为立足点,不断探索职业教育与非遗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今年年初,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成功通过申报,开封职业学院是河南省第一所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这也标志着学校汴绣传承正从“零散实践”迈向“系统培养”的新阶段。
“我们的专业建设将聚焦三个融合。”当天的研讨会上,开封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储建新表示,这三个融合分别是,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深度融合;技能培养与产业生态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校园传承阵地与社会文化空间的深度融合。
培养更多精技艺、懂设计、会创新、有情怀的复合型人才,让汴绣这门古老的技艺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绽放出新的光彩。这是开封职业学院立下的“军令状”。
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丁卫卫寄语学校,要成为技艺传承的孵化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文化传播的扬声器,将汴绣纳入开封文旅强市建设的核心版图。
祥符区区委副书记路营则从赋能地域文化的角度,期待学校把汴绣从“河南特产”打造成“中国名片”。
作为企业界代表,正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楚盼盼带来了汴绣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从政策背景、市场分析、品牌定位到产品设计规划和产权保护,全面剖析了汴绣在现代化商业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
经纬交响:南北“绣娘”联盟破界对话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校刺绣专业负责人苗炜教授现场揭秘专业建设侧重点。
“既教学生拿绣花针,也教他们用设计软件。”苗炜表示,从传统刺绣的核心技法,到融入现代家纺、文创产品设计的实践课程,这套传统打底、创新赋能的培养体系,让学生毕业即可对接市场需求。
在专家研讨环节,业界大咖们各抒己见,金句频出。
清华大学教授林乐成表示,技艺要保留内核再创新,这样才能在品牌化国际化进程中,既融入现代审美体系,又保留了传统工艺文化基因。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吕品田强调要区别出汴绣的差异化价值。他提到,国家文旅部提出生产性保护理念,但我们没必要把手工技艺和大生产方式放在对立面,手工艺品具有独特的文化附加值,汴绣发展要突出差异化,利用开封地域文化优势“从民间实用技能向更具特色、技艺更纯粹、更强调精神生活和审美价值观的方向发展。”
来自苏州工艺美院、湖南工艺美院的同行更是带来了跨地域经验,也使这场研讨会成为绣艺智慧的“十字挑花”。
会议现场,开封职业学院还与正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共建汴绣产业学院协议,同时正式聘请韩玉琴、魏然等汴绣非遗传承人担任特聘教授,校企合作将进入深度融合新阶段。
在AI冲击传统行业的今天,开封职业学院的探索证明:当非遗基因注入职教血脉,千年技艺不仅能活在博物馆,更能在产业链上绽放新生。这种“传统技艺现代化、职业教育在地化”的双向奔赴,或许正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优解。(高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