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暑期档,天下霸唱是当之无愧的IP之王。先有王大陆、金晨主演的《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后有管虎执导的《鬼吹灯黄皮子坟》,中间还夹了一部原著不是那么知名的《河神》。同作者的相似题材左右互搏,观众倒是受益了。 从目前的播出情况来看,《河神》是一匹黑马:制作团队基本是新人,主演也无流量明星,上线两天后,官方称流量达1.1亿,豆瓣评分8.1。这部剧改编自天下霸唱原著小说《河神:鬼水怪谈》,继承了他一贯的奇诡之风,讲的是民国年间的天津卫水患频发,河中怪力乱神之事不绝,河上警察队队长郭得有和身边人的离奇故事。
作为原著作者,天下霸唱对这部写了四年的小说很满意——因为不是网文,没有口水话。从现在上线的四集来看,《河神》也确实是风格化极强的作品:片头的剪辑像先锋话剧的玩法、开场的拜河大典色彩浓烈、画面呈现也颇有电影质感。承制方工夫影业也是天下霸唱老熟人,曾与其合作过电影《寻龙诀》,出品过《火锅英雄》、《一代妖精》等口碑之作。 自从业内开始出现超级网剧的概念,电影导演转拍网剧似乎成为新的潮流,曾被称为内地匠心的工夫影业为何也选择出手网剧,并且选择一个全新的班底来制作?界面娱乐近日独家专访了《河神》监制、电影《寻龙诀》剧本顾问汪启楠,听他谈一谈网剧的工业化。 以下是界面娱乐与汪启楠的对话,有编辑调整: 网剧是新导演的练兵场界面娱乐:因为《河神》是工夫的首部网剧嘛,想说为什么网剧的处女作选它呢? 汪启楠:工夫做《河神》是一个契机,带一点自夸性质,我们的敏感度还是比较强的,所有人之前都在做电影,今年慢慢的很多的制作单位以及投资方开始转向做剧。其实我们做了快三年了,到今天这个风潮出来之后其实已经完成了这个作品。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河神》?其实也是相对比较偶然的机会,现在大家都在聊工业化,是老词了,那个时候没有这种词,我们是想专业的做电影,或者是专业做影视的团队,持续性发展必须有阶梯式的人才储备。 那个时候新人让他上手马上独立做电影的机会不多,我们就说传统电视剧的那些做法是相对套路化的,那我们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练兵场,或者是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好的东西,让这些新人有机会去独立地挑大粱。正好那个时候网络新的平台已经开始发展,我们看到了说网络其实也有机会。但是那个时候的网剧是偏粗糙的,低成本的,拼的是短平快,拼的是我做得糙一点以量取胜挣钱。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挺敏感的,认为像这样的平台是有机会做新的东西,如果我们用认真的态度去做这个东西也能做出精品。 ![]() 正好我们跟霸唱老师有合作嘛,《寻龙诀》,他说我有一本书没有那么出名但是也挺有意思的,要不你看看。我一看《河神》这个书本身的特性就是做电影比较难,因为类型、口味比较重,要过审查的地方比较难,但是题材挺有意思的。当时网剧的审查没有像现在这么严,我们那个时候考虑,在电影方面审查上面有一点难题,但想做在网剧方面可能有机会,结合到我们之前想的培养新人新的团队,就顺理成章的拿这个小说来试一下。 剧本也做了很长时间,两年左右就一直在做。在过程当中还没有确定跟爱奇艺合作,但是我们接触了一些当时的各个平台,当我们做成之后,爱奇艺非常诚意跟我们合作,现在看到的成品,我们已经有快三年的过程。 界面娱乐:所以是剧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最后拍摄是一年多。 汪启楠:剧本是有两年的时间,其实拍摄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我们是24集,等于是整整拍了有120多天,加上前后转场,对这个剧的操作来说,相当于多了一倍的时间做这个东西。 界面娱乐:多出来的时间主要是用来打磨什么呢? 汪启楠:拍的比较细,因为这个戏牵扯到了大量的特效,导演有一些他想尝试新的拍摄手法,其实主要是花在制作上,拍的慢就是拍的细。 ![]() 创作中没有重工业 界面娱乐:《河神》里是有一些工夫特色的场景,包括工夫之前也有一个跟华谊的重工业片单,这个方面花的心思是不是多一些? 汪启楠:重工业?反正大家都在说重工业,其实这个行业现在就是很多人喜欢制造一些专业的名词,唬唬行外人。其实重工业这个词我个人觉得有点含糊,一说这个感觉很内涵,但是其实不存在重工业轻工业之分。 真正的制作来说,我们要够专业,根据什么样的类型的题材,来配备什么样的美术概念,怎么样完成现在这个故事。在过程当中我们想怎么用现有更好的技术手段体现符合这个故事的画面,影像的呈现,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对重工业的概念是相对模糊的。其实我们还是根据什么样的类型来配备什么样的美术力量、摄影力量、后期制作力量。
界面娱乐:你有说到霸唱是有很多的作品在拍的,包括电视剧的公司,您觉得工夫作为电影公司,在拍这种惊险、悬疑的题材有没有比传统的电视剧制作公司更有优势的地方? 汪启楠:我们的特色其实就是有更多的电影制作的经验,会有整个制作层面、行业里面最好的人员。其实作为电影来说,各个部门,演员,导演,我们有过跟业内最好人才合作的经验,至少在判断这方面一定是有这个品位。我们在培养新人,培养新的团队的时候给他们的配备、人脉、资源一定是最好的,因为电影最终是人做出来的。至于你说有一些素质上和品质上的差别,就说明各个专业部门的人用了什么样的级别的、层次的人来帮助我们做这个事情,其实坦率地说就是这样。 界面娱乐:那像电影的团队做一个网剧,会不会在美术场景上更好一点?我个人的想法。 汪启楠:其实也还好吧,因为话说回来,这个电视剧现在也很有钱了投资量也上去了,原来请不起的这些行业的大腕,美术界的摄影界的都请得起,项目也用到这些东西。但是我们的区别是跟这些最顶级的人合作过,我们知道怎么用,以及怎么整合这些人员。 因为有时候电视剧花钱请到了一个很厉害的服装指导,或者是美术指导,但是他没有跟他们合作的经验,他就会完全听服装指导和美术指导的,你会看到有一些比例会失重,达到的效果不一定是好的。因为整体画面当中厉害的人物造型,有时候只给主角做人物造型,有一些很炫,群众演员就不管了,最后出来的整体画面的效果就不是特别好。其实跟做菜一样,配比合适了,不一定特别贵的原料也很好,但买了好东西不会做也没有用,我们的优势是在于这些经验,怎么配置这些人才。 ![]() 界面娱乐:那像《河神》里面的造型什么的会有多下一些功夫吗? 汪启楠:对,我们请的造型的老师也是非常厉害,做过很多好的电影的造型。但是我们的搭配是,造型是一个非常有经验做过很多大电影的老师,美术指导从电影学院毕业了一段时间,但在行业里面是新人。 这种配比我们就会考虑造型很重要,有一些特色,但是新人有新人的想法,一个更有经验的造型指导,要在美术指导的概念设计的带领下一块合作做这个事情。我们也会考虑两个人的作品的风格,他们的搭配是不是可以,最后说白了就是一个判断,这个是OK的,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