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鹿邑  岳国庆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毛泽东与表兄文运昌

来源:新豫网 作者:余宪文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0-08
摘要: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曾谈到他的表兄文运昌。 文运昌是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之次子。生于1884年,卒于1901年,早年毕业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和湘乡县立师范学校,任过小学教师和中学庶务。 一 文运昌比毛泽东长9岁。自幼与毛泽东交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曾谈到他的表兄文运昌。
 
  文运昌是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之次子。生于1884年,卒于1901年,早年毕业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和湘乡县立师范学校,任过小学教师和中学庶务。
 
  一
 
  文运昌比毛泽东长9岁。自幼与毛泽东交往甚密,并给予过一些帮助。
 
  1910年,毛泽东辍学在家务农。他的父亲决定送他到湘潭一家米店去当学徒。可就在这个时候,他听说湘乡外婆家那边有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于是便不顾父亲的反对,决定到那里去读书。此时,他的表兄文运昌也在那里上学。文运昌向他介绍了这个新学堂的情况及其“新法教育”的改革,并极力赞成毛泽东到该校读书。于是,毛泽东随表兄文运昌来到那所学堂,并由文运昌办好了入校注册手续。
 
  这所学堂便是毛泽东在离开风气闭塞的韶山冲以后,走进的第一个新式学堂,即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
 
  在东山小学堂读书时,毛泽东除了埋头读中国古代的历史以外,还喜读外国的历史地理及各种新书籍。当时流传到该校的新书报很少,文运昌获悉后,多方寻找新书报,向毛泽东推荐,文运昌推荐的进步书籍中有两种令毛泽东爱不释手,一种是郑观的《盛世危言》,一种是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梁启超的“笔端常带感情”的文章,毛泽东读了又读,乃至默记于心,康、梁二人成为毛泽东少年时最钦佩的人,这两种报刊对引导毛泽东接触新思想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只读了半年书。这年期考后,他成绩优异,校长和老师们推荐他去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堂读书。
 
  临行前,毛泽东抄了一首诗包上一张相片,夹在一本书内,交给表兄文鉴泉和文运昌,请他们转给父亲毛贻昌,诗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建国后,在上交革命文物时,文运昌将这首秘密珍藏了四十余年的诗,连同那本毛泽东亲笔签名的书和那张相片,一起上交了人民政府。
 
  二
 
  大革命时期,文运昌与共产党员邹袒培等在湘乡风音乡开展农民运动,并担任秘书等职。1927年“马日事变”后,他迫于白色恐怖,出走广东。1929年返湘,一度闲居家乡。次年,他随姨表兄弟王季范到长沙衡粹女子学校任职,继续从事教育工作。
 
  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文运昌与毛泽东取得联系,曾介绍长沙莫立本(即方克)等进步青年去延安,投身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同年11月27日,毛泽东从延安向他复了一封长信。信中表达了对外家和家乡人民的无限眷念和热爱,体现了他为拯救劳苦大众而奋斗的精神,也预见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必将取得胜利。同年12月,文运昌在家乡接到毛泽东的复信后,一家人深受鼓舞,终于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光明。
 
  1938年日军进犯湖南,“文夕大火”后,长沙沦陷,文运昌只得携儿子、儿媳离开长沙,流落滨湖,在华容佃耕度日,直至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才回到湘乡原籍安居乐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运昌被选为湘乡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后又担任了湖南省文史馆馆员,他常通过书信向毛泽东主席反映乡间情况,并先后6次上京与毛泽东会晤。
 
  与此同时,毛泽东十分思念家乡父老,眷念唐家托外家的亲人,早在1949年10月开国大典过后,毛泽东就向进京与他会面的家乡堂弟毛泽连详细询问了外祖父家亲人及文运昌的情况,并请毛泽连捎去信件和礼物,转答对外家的问候之意。
 
  1950年4月19日,毛泽东写信给文运昌:
 
  “运昌仁兄如晤:接到你的许多信,感谢你的好意,因忙迟复为歉。吾兄健存,儿孙众多,可为庆贺。地方工作缺点甚多,应予纠正,如有所见,尚望随时见告。泽民、泽覃均已恂难,知注并闻。 顺颂 安吉 毛泽东”
 
  信发出后,毛泽东仍不放心,他思亲心切,担心文运昌收不到,又分别写信给其他几位表兄弟,多次询问文运昌的情况。1950年5月7日他在致表兄文涧泉的信中询问道:“运昌兄连来数信,已复一信寄白蚌口,不知他接到否?”1950年5月12日他在致表兄文南松的信中,又一次询问道:“运昌兄给我多次信,我回了一信,寄南县白蚌口,不知他收到没有?”直到后来,文运昌复信给他,他才放心。
 
  三
 
  建国初期,文运昌曾给毛泽东主席办公厅主任田家英写信,随信开列了一个14人的名单。都是毛泽东外祖家的亲属,要求照顾安排工作或保送升学。这份名单不久转到毛泽东手里,他看了之后,便在名单上面批示:“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要说话的。”
 
  毛泽东对亲属严格要求,对文运昌亦不例外。文运昌自幼调皮,性格诙谐,而不拘小节,好讲大话,在毛泽东的心目中,他是一个“不大老实”的人。文运昌爱喝酒,外号“酒癫子”,喝起酒来醉熏熏的,讲话有时不免失口。就是有时到中南海毛泽东家里作客,吃饭时,也爱多喝酒,时常喝醉了。这一点,毛泽东也是不大满意的。
 
  毛泽东还要求文运昌等文家表兄弟勤耕守法,做一个普通公民。1954年4月29日,他在给湘乡县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的信中,明确指出:“我的亲戚唐家托文家,过去几年常有人来北京看我,回去之后,有些人骄傲起来,不大服政府管,这是不对的。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在毛泽东的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下,文家表兄弟大都能老老实实为党工作,或安心务农,奉公守法,受到群众的称颂。

上一篇:西瓜的五千年秘史

下一篇:巧计离虎口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24309号-1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主编:王延亭丨副主编:吴红宇 李中华丨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