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岳国庆  鹿邑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实践团赴河南浚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来源:河南高校资讯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17
摘要: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浚火青春”实践团赴河南浚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7月5日至8日,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浚火青春”实践团深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豫北县域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通过企业调研、非遗探访、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一、 产业调研:探寻花生经济新动能

  7月5日,实践团首站走进当地产业一线,先后参访河南丰盛物流有限公司和河南万粮种业有限公司。在丰盛物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自动化物流仓库的运营流程和创新管理举措,展示了智能系统如何提升花生等农作物的分拣、打包和运输效率。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储存“豫花93号”等品种的花生冷库,了解其运作机制。

公司负责人为实践团讲解花生冷库的运作机制

  随后,团队深入浚县丰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花生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介绍了种植规模与品种特点,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花生苗生长状况,学习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基地负责人为实践团示范花生授粉的具体细节

  二、 非遗寻访:守护匠心传承焕新

  7月6日,实践团走进浚县杨玘屯村,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王红瑞。王红瑞向成员们展示了工作室的丰富藏品,详细讲解了作品的制作工艺、文化寓意与灵感来源。他特别强调:“每一个泥咕咕都是浚县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实践团成员在王红瑞指导下,现场体验了揉泥、塑形、扎哨口等制作环节。

王红瑞为实践团讲解泥咕咕

王红瑞接受实践团采访

王红瑞与实践团合影留念

  7月7日,团队继续在杨玘屯村探访国家级非遗“皮老虎”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居梅及其孙女陈梦茹。琳琅满目的皮老虎藏品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王居梅老人介绍了这项技艺繁复的工序——和泥、塑形、晾晒、彩绘、装哨子,并强调必须使用浚县地下3米深的黄河胶泥并经过反复捶打。陈梦茹作为新一代传承人,积极参与技艺传承。在她们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动手体验了部件粘贴、哨子嵌入等关键步骤。

王居梅及其孙女接受实践团采访

王居梅及其孙女与实践团合影留念

  三、 红色教育:赓续精神血脉铸魂

  7月8日,实践团赴被誉为“中原抗战第一村”的浚县屯子镇裴庄村,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成员们参观了民族英雄、中共党员常仙甫烈士故居及其半身像,聆听了他在1938年带领村民打响中原民众抗战第一枪的英勇事迹。尤其令人动容的是,为掩护同志转移,常仙甫组织村民挖掘的地道(现存约200米)。实践团成员走入地道旧址,触摸历史痕迹,深切感受革命先辈的斗争智慧与坚定信念。

常仙甫烈士半身像

实践团队员走进草垛地道口旧址

  团队成员还参观了邓小平、卓琳同志曾短暂停留的休息室,并通过陈列的泛黄战地报纸、老物件与武器等革命文物,近距离感悟那段峥嵘岁月中革命先辈坚守使命的赤诚初心。

实践团在红色旧址前合影留念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校“浚火青春”实践团深入浚县基层,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产业调研,成员们了解了现代农业与物流的创新实践;通过非遗探访,亲身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的紧迫性;通过红色教育,深刻体悟了革命精神的力量。活动有效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服务地方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力量。(文/苗睿)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07044号  

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